close

 

「我不知道,媽媽是否真的愛我們?」仁美有感而發,對哥哥仁信說。仁美的媽媽生了4女3男,爸爸是退休公務員,領有公家俸祿,幾個兒女每月都寄家用回去,仁美的媽媽一向節儉,並不缺錢。然而,這位母親最常做的事,就是跟孩子要錢。


「你出國時花了我們很多積蓄……」媽媽打電話來,常跟仁信提起往事。仁信每月已經盡量拿錢出來給母親了,但他的妻子是家庭主婦,還有房貸要付、稚子要養,能拿出來的錢實在有限。

哭窮哭病來討愛

 

仁美及其他姊妹除了接到母親哭窮的電話之外,還常接到母親哭病的電話。她常說自己「快要死了」,又不肯就醫,讓仁美緊急搭車返鄉,帶她去醫院檢查,卻又沒什麼病。反倒是仁美自己身體不好,好幾次奔波下來,一回自己家就病倒了。


兄妹們統計每月給母親的錢,發現母親每月實收超過12萬元,母親要這麼多錢做什麼?問母親,母親只說:「我的,以後還不是你們的。」


「媽媽是熬過苦日子的人,所以在金錢上沒有安全感吧。」仁信嘆了口氣說。老一代的母親其實是想跟兒女聊天,卻常以抱怨當成聊天內容;想跟兒女要一點關心,又用哭窮與哭病來表達。討不到愛時,討錢也可以增加安全感。


然而這樣的溝通模式,對兩代關係而言,卻是負面循環。有朋友的母親,在兒女眼中是「一開口就要錢」,心臟病發去世後,兒女才發現,她過去說「被倒會所以要調錢」是謊言,存摺裡根本就放著千萬鉅款,母親在遺言交代:怕兒女不會存錢,才跟他們「死要錢」,這都是為他們好─原來她要錢,只是要安全感。對子女來說,繼承這筆錢意義並不大,他們多麼希望,母親讓兒女追思的,是她好言好語的關愛,而不是她的遺產。

     
     
    吳淡如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亭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